塘下网
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塘下 > 正文

【塘下记忆】三代米塑技艺相传历经百余年【图】

核心提示: 池家父子在制作米塑米塑作品  给老人办寿宴时摆上大大的寿桃、新屋落成时举办抛梁仪式一起庆祝……这些寿桃和抛梁均为米塑。在咱温州地区


池家父子在制作米塑

米塑作品

  给老人办寿宴时摆上大大的寿桃、新屋落成时举办“抛梁”仪式一起庆祝……这些寿桃和“抛梁”均为米塑。在咱温州地区,米塑作为一门古老的工艺代代相传。这不,在塘下,就有这样一家米塑老店,池家三代人用精细的手艺、巧妙的构思,制作出一件件造型优雅、形象生动的作品,为人们带来好彩头。

  近日,记者走进池家,听今年45岁的米塑手艺人池明余讲述三代技艺传承的故事。

  一块旧木板,承载三代的传承记忆

  每天,池明余和父亲池存弟都会早早地起床,碾米打粉、和粉、上彩……开始一天米塑的制作。

  池明余的店开在塘下老街,这是一间简陋的店铺,店内放着几台打粉机,堆满了大米和打好的米粉,门口处还有一块陈旧的木板,这便是制作米塑用的木板。

  “你不要小看了这块木板,它可有上百年的历史呢,是从我爷爷那一代传下来的。”池明余一边制作米塑一边说。已经无法统计,到底有多少形象生动的米塑作品在这块木板上诞生,池家正是依赖这门手艺,养活了几代人。

  池明余介绍,米塑又称“粉塑”,是以稻米为原料制作的手工艺品,是南方特别是温州地区特有的民俗工艺品,它和北方的面塑被并称为我国食品塑作工艺的“两绝”。米塑历史悠久,相传春秋末期军事家、政治家孙武曾用米粉做成蟠桃形状充当寿桃,为母亲做寿。后人也因此称他是米塑创始者。

  瑞安米塑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民间早在宋代就有米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传统的民间民俗中,占有重要地位。

  米塑多用于寿庆及新屋落成、婚嫁、筵席、祭祀礼佛等场合。在池明余的店内,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本店制作喜庆抛梁、庆贺寿桃、长生斛、米鸡、米鹅”。

  池明余介绍,过去的房子都是木头结构,有栋梁。在上梁时,要举行“抛梁”仪式,以求大吉大利。“抛梁” 是整个仪式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是用蒸熟的米粉团做成许多个桃子或馒头,叠成中空的圆锥体,周围装饰着许多米塑戏剧人物。仪式开始时,“抛梁”被分解成一只只,从梁上向亲友、邻居及看热闹的人抛下去,大家便争着去抢。

  而寿桃则用于老人的寿庆上。按瑞安民间习俗,从六十岁开始,往后岁数每逢“十”都要做寿,女婿要给岳父岳母送寿桃。寿桃有大有小,大寿桃有的高达数米,米塑人物可达上百个,人物皆取材于戏剧,气势宏伟,祝贺老人福寿绵长。

  一个小米团,捏就人物百态

  在池明余制作米塑的木板上,放着红、黄、黑等多色小米团,这些便是制作米塑的材料。他介绍,这些材料由糯米粉、粳米粉与面粉等混合而成,加上少量的水后,和粉,蒸熟。蒸熟后再通过揉、搓使粉团变得均匀、有韧性,然后加入各种颜料,就形成了这些颜色各异的小米团。

  采访中,池明余取出一小块米团,在木板上揉搓几下,一条腿的形状就出来了。随后,他取出一根竹签,插入制作好的足部内,作为整个人物的支撑,再在上面添加身体、手臂等。

  人物雏形做好后,需要给人物“穿衣服”,用不同颜色的米团粘在雏形上,做出衣裳、袖子等,根据人物的不同,再在身上加上花印模,或者用不同颜色的小米团在衣服上点缀,“裁剪”出不同花色的服饰。

  头部最后制作,也是最难的部分。池余明将米团搓成椭圆形,用手按出脸部的中间线,再用一根小木棍开脸,分出“三庭五眼”和五官。然后,他用小块黑色米团贴在脸上分出眉毛、胡子等,用黑白两色米团贴出眼睛等。

  “开脸是制作米塑人物最关键的工序,要把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脸部表情做好了,这个米塑才算成功,为此制作时需要更加细心。”但对池余明来说,这些传统戏剧人物形象都已了然于胸,制作时一气呵成。

  在整个过程中,池余明通过揉、捏、搓、掐、剪、贴等手法,将米团变幻出多个具有不同形象的人物,栩栩如生。

  池余明介绍,米塑人物的形象均来自传统文化里面的人物,如《西游记》、《三国》等,还有各种戏剧人物。而每个人物的表现均不一样,比如书生,以白色衣服为主,再配以扇子;而武生的制作则要复杂些,需做出行武时的动作,手中还要配以武器,才能显示出勇猛形象。

  一门老手艺,反映百年时代变迁

  千百年来,由于瑞安民间对米塑的广泛应用,涌现出不少心灵手巧、技艺精湛的米塑手艺人。

  池余明的父亲池存弟今年70岁,从事米塑制作已有四五十余年。他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塘下的米塑手艺人众多,“那个时候制作一套米塑要价200元,在当时算是相当贵的,因此从事米塑制作这一行的人也比较多。”

  池存弟回忆,早在新中国成立前,为了相互切磋手艺,每年塘下都会举办一次米塑制作比赛。比赛时,塘下老街上摆开一排长长的桌子,塘下大部分米塑手艺人都会聚集于此,现场制作米塑作品,然后由有名望的米塑手艺人评点高下。

  “对米塑手艺人来说,拿到第一名是一项很高的荣誉,它也能带来好生意,为此每位手艺人都很重视这个比赛。”池存弟说,为了赢得比赛,米塑手艺人不仅要在做法上更为精细,在人物的构造上也都别出心裁,为此,当时的米塑作品都是精工细作,这也推动了当时塘下米塑的发展。

   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很多房子开始兴建,为此过来定制“抛梁”的人也很多。

  “那个时候根本忙不过来,早上5时多起床,一直要忙到大半夜,一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池存弟说。池余明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真正从事米塑制作。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很多米塑手艺人转行谋求他路,坚持下来的人没几个,当下,像池余明这样正处于壮年的米塑手艺人更是寥寥无几。

  “我从小就跟在爷爷和爸爸后面看他们做米塑,再加上自己又喜欢画画,所以就从事了这一行。”池余明说,他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但家里一代人从事这一行的只有他一个。

  进入21世纪,由于人们的新房基本上为套房,前来做“抛梁”的人渐渐变少,生意大不如前,再加上年轻人嫌这工作太枯燥,池余明开始为传承人发愁。

资讯标签: 塘下 三代 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