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网
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塘下 > 正文

塘下鲍一村:走出一位农民水利专家【图】

核心提示:   塘下大畔河北首、鲍一小河南首坐落着一个村庄——鲍一村。全村面积约67万平方米,全村人口约4100人,曾拥有原鲍田公社片区首个自来水厂

  塘下大畔河北首、鲍一小河南首坐落着一个村庄——鲍一村。全村面积约67万平方米,全村人口约4100人,曾拥有原鲍田公社片区首个自来水厂,兴办了该片区最早的小学。今天,我们走进这个村庄,了解它的起源,聆听这个村庄的动人故事。

  戴姓是该村人口最多的姓氏

  在鲍一村,戴姓是人口最多的姓氏,约占全村人口的90%。公元900年,戴氏先祖为了避难,由福建迁居塘下鲍一村。“当时鲍一村是一片荒地,老祖宗定居至此,繁衍子孙。”该村老人戴文吉说。

  过去,村民主要靠种水稻、番薯、豌豆等养家糊口,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1970年开始,许多村妇靠刺绣补贴家用。

  “当时村里有一位专门负责刺绣的妇女去塘下花边社统一领取布料、线等,拿到村里分发。”戴文吉老人回忆道,刺绣是个耗时间的精细活儿,不少妇女绣3天,只能赚到1角钱。

  原鲍田公社片区首个自来水厂坐落该村

  “1978年左右,我们村建成当时鲍田公社片区第一个自来水厂!”戴文吉老人带着记者来到大畔河旁水厂路,一边参观自来水厂旧址,一边回忆过去的辉煌。

  自来水厂建成之前,村民要到河里挑水,不仅水质得不到保障,而且很耗费体力。戴文吉老人介绍,当时鲍田公社负责人冯玉林产生了建自来水厂的想法,后来花费3年左右时间才建成,供应鲍田公社片区部分村6000多户的生活用水。

  戴唐云老人介绍,当时自来水厂从河里抽取原水,经过沉淀、漂白和消毒,最后送到村民家中。自来水厂每隔一段时间,派专人清洗蓄水池里的水垢。由于当时没有水表,刚开始按户收取水费,后来按人头收取,费用不高。

  1989年前后,随着当地企业数量的增加,河水逐渐受到污染,村民改用仙岩山水。2004年,村里用水量增多,仙岩山水供不应求,村民用水改为文成珊溪水库供应。

  自来水厂旧址不远处是鲍一村戴氏五年宗祠。据老人介绍,戴氏五年宗祠的前身是鲍田社小,建于民国初年,是当时鲍田公社片区最早兴建起来的小学。鲍田社小占地面积约2700平方米,有10多个班级,每班约有学生50人。

  “那时主要学习科目有语文、算术、历史、政治四门课程,没有现在这么多。”戴文吉老人说。

  走出水利专家戴新泮

  “我们村出了一位水利专家呢!”“他还受过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呢!”言谈间,老人满是自豪。他们口中这位有名的水利专家就是戴新泮。1886年,戴新泮出生在鲍一村,祖辈务农,家境比较贫寒。少年时,戴新泮只读过四年半私塾,便辍学务农。

  1901年汛期,台风、洪水、大潮三碰头,摧毁海堤,原塘下区沿海大片农田、房屋被淹没。戴新泮深切感受到,不修水利,农民生存都十分艰难,更不要说从事正常的农业生产。从此,他决心投身水利事业。

  浙南沿海有大小浦、沥数百条。由于潮汐的作用,这些浦、沥逐渐淤积,严重影响排涝泄洪。由于浦、沥中的淤泥稀薄如浆糊,清淤难度极大,这是历代未能解决的难题。

  戴新泮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这个难题。1957年,他采用轮船螺旋桨的工作原理,设计、制造了一台长约3.5米、宽约2.8米,装有36把挂刀和48只铁齿的“雷公铲”,在黄岩县金清港试用,成功将淤泥搅稀后冲入海中。根据“雷公铲”原理,他牵头建造了一艘浚浦轮,进一步提高浚浦工效。至今,浙南沿海仍用这种办法清淤。

  戴新泮勤奋苦学,潜心钻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兴建陡门、堤塘,疏浚河道、浦、沥和架设桥梁的专家。从1949年直到1975年逝世,27年来戴新泮在浙南地区参与筹划、建设大小陡门和桥梁380多座,开挖和疏通大小河道、浦、沥260多条,为温州各县(市、区)水利、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另外,戴新泮在与风暴、大潮、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天气预测经验。他广泛搜集民间气象谚语,数十年坚持观测风向、云层、气雾和四周动植物的变化,分析、判断气象变化。由于气象预报准确,群众称他为“活气象台”,为瑞安1961年抗旱及1962年排涝作出实际贡献。

资讯标签: 一村 水利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