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网
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正文

赶超发展两年间:一张图解读温州经济反弹密码

核心提示: 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赶超发展、再创辉煌”战略目标。赶超发展两年来,温州绝大多数经济增长指标从全省垫底实现根本改变。

  温州网讯 2013年8月,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赶超发展、再创辉煌”战略目标。赶超发展两年来,温州绝大多数经济增长指标从全省垫底实现根本改变。

  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2012年,2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温州有17项增长指标列全省末位、4项倒数第二,有22项总量指标在全省比重下降。

  2014年,28项主要经济增长指标中,温州在全省位次前移的有19项,其中前移2位以上的有14项,排位全省末位的还剩4项;总量在全省比重提升的有12项。

  今年上半年,28项主要经济增长指标中,温州有15项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市GDP增长7.9%,增速居全省第5位,比2012年的末位提升了6位,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

  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温州经济逐步呈现出“筑底、企稳、向好”的态势,实现U型反弹。

  反弹的背后,市委市政府一系列立足温州实际的顶层设计与切实有效的举措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提出全面实施“十大举措”,全力振兴实体经济,出台扶工兴贸系列配套政策,打出赶超发展“组合拳”;作出发展时尚产业、建设时尚之都的决定,明确建设生态型、智慧型、时尚型大都市区的目标任务;作出实施“五化战略”决策部署,强调以生态化、信息化、时尚化、都市化、国际化引领温州赶超发展,等等。

  温州依依鸟鞋业、中国鞋都鞋革城、温州国际淘宝城三家企业的董事长毛青云对经济回暖有着切身的感受。就是在这两年,他掌舵的中国鞋都鞋革城正式开业,温州国际淘宝城下个月开业。前者是老的温州鞋料市场的升级版,后者融入了“互联网+”的发展思路,两者都走了时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路线。

  “我们从传统女鞋制造,到商业地产开发运作,再到融入互联网金融概念,让产业实现联盟,资源实现整合,行业得到振兴。”毛青云说,在他看来,温州目前振兴实体经济、助力房地产市场发展、改善金融生态,是温州经济回暖的三大引擎。

  “数”说赶超:拿下多个全省第一

  近两年限上工业性投资和技改投资增幅均居全省第一。

  这两年,“个转企”“小升规”“企转股”均居全省第一;新增产值超10亿元企业6家、超亿元企业46家;抓好“机器换人”,企业覆盖面达28%,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抓“空间换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3万亩;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占全省近1/3。

  今年1-6月限上工业性投资增幅高全省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

  2014年,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从全省末位升至第4位。

  2014年,全市网络零售额和居民网络消费额均居全省第三,居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第16位。

  今年5月,510产业方面,签约了十大通用航空项目,总投资260亿元。

  目前,小微企业园已竣工18个、完工面积202万平方米,在建63个、建筑面积960万平方米。

  截至2015年6月末,全市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分别为308亿元和4.04%。2012年至今年6月,累计处置了不良贷款989亿元,相当于降低不良贷款率近5个百分点。

  2015年全市提出的新增金融融资量600亿元的工作目标,4月份全市已实现新增金融融资量过半,达到352亿元。截至2015年6月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642亿元,同比多增180亿元。

  今年1-6月,市区新建商品房销售同比上升64%,存量房交易同比上升52%,新建商品房每平方米均价稳定在1.7万元左右。

  2013年全市温商回归到位资金410亿元,总量超过前5年总和;2014年到位内资969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多。

  去年申报“国千”人才60名、入选“省千”人才21名,为历年最多;引进中科院生材所、激光与光电产业联合研究院、系统流程装备研究院、北航温州研究院、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究团队。

  中央绿轴地块6宗地235亩,出让价格达53亿元。这具有标志性意义,充分表明温州经济回升向好,温商和外地客商对温州发展充满信心。包袱变成财富,难题变成机遇,疮疤变成亮点,有许多经验和启示值得总结。

  一张图解读经济反弹密码

  “三大引擎”托起回暖

  谢浩(市委原副秘书长,经济专家):

  温州此次经济回暖,其引擎包括振兴实体经济、化解金融风险和助推房地产市场,以及坚持发展“温州模式”。

  实体经济是温州经济的根本,把实体经济排在第一位是毫无疑问的。民间借贷风波延伸到国有银行体系,政府着力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必须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化解。而企业金融风险的根子主要是房地产市场风险,而且房地产市场与财政关联度比较大。因此,从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三个方面发力,落脚点很扎实。

  此外,必须提一下温州市委对“温州模式”的坚持发展。“温州模式”本质是民本经济,精髓是市场经济,基石是实体经济,温州企业家对此很有感情。坚持发展“温州模式”,提振了企业家的信心。

 温商回归添了增量

  马津龙(市委政研室原主任,经济专家):

  经济分析原则是用数据说话。跟全国一样,在绝对数据上可能存在误差,但在增长率这一相对数据上误差很小。温州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温州经济在筑底企稳,这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说明温州经济滞后状态得到了很大改善,在这个意义上实现了赶超。

  这两年,市委市政府在助推经济发展中做了一系列工作。比如大抓网络经济,把网络经济作为一号新产业。网络经济属于经济学上收入弹性比较大的经济,而且能带动其他经济发展,发展后劲大。

  一位管理学大师说过,21世纪是“跳蚤”的世纪。温州满足小微企业发展需求,抓小微企业园建设,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温州的特色,也是温州的优势。

  还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温商回归,添了增量;二是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注重眼前,招才引智注重长远发展,两者结合,带动更多人创业创新,也助推了赶超发展。

  再次领先不遥远

  张一力(温州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专家):

  从数据上看,温州这两年经济在好转。温州市委市政府正确认识了温州碰到的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也很有综合性。

  温州此前出现的金融风险问题,其实是系统的问题,很大的问题在实体经济。陈一新书记来了之后,明确狠抓实体经济振兴,在原来的基础上推动转型升级,并大力推出机器换人等举措。以前,我们对小微企业支持不够,如今积极创建小微企业园。而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突出,又通过一系列措施化解金融风险。

  诸多综合性应对方法,改造经济存量、增加优质增量,两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这样坚持不懈,温州经济恢复在全省领先的地位并不遥远。

资讯标签: 温州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