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网
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华人 > 正文

海外华人一盘散沙陋习难改 为什么?

核心提示: 百年前梁启超游历北美,发出华人是一盘散沙的感叹。今天问任何一个华人,华人一盘散沙的陋习是否改掉了?恐怕没有太多的人敢回答是的。中国

百年前梁启超游历北美,发出华人是一盘散沙的感叹。今天问任何一个华人,华人一盘散沙的陋习是否改掉了?恐怕没有太多的人敢回答“是的”。中国人在文化习俗上的自动改变要花很长的时间,因为中国人真的具有柏杨所说的“酱缸文化”。但是,对海外华人而言,改变一盘散沙的陋习,恐怕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真的有改变的急迫性吗?在加拿大华人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急迫性,让华人暂时放下“一盘散沙”的包袱而团结起来。就是加拿大国会通过“排华法”之后,华人面临移民后继无人、家庭团聚遥遥无期的困境,就自愿组织起来,冲破地缘、社团的差别,一致抗议这条恶法。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抗战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华人也是义无反顾放下彼此的恩怨,团结抗日。这两件事情表明,华人只有在生路遭到堵截的时候才会联合抗争。

  在今天的太平世界,尤其在加拿大这样一个人权高涨的社会,华人哪里有团结起来的急迫性?确实如此,如果华人不想承担建设新加拿大的历史重任,不想成为加拿大主流的一部分,当然可以继续“一盘散沙”下去。华人给自己一个不必团结起来的理由:加拿大的国家制度可以“万古常青”,永远保护华人“两耳不顾窗外事,一心只忙窝里斗”。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再对加拿大有太多抱怨。

  但事实并非如此,不少华人一方面不积极参与制度和社区建设,与外部社区和政治隔离,完全等别人来保护自己,一方面不断抱怨和批评加拿大不好,有太多的“种族歧视”、“不思上进”,让不少华人产生认知上的“分裂症”,进而带来许多其他负面效应。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将多元文化狭隘理解为“说自己的话,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完全浪费多元文化给华人进入主流的可能性,显示一种政治上的愚昧;再往深里看,这也是华人文化“山头主义”的陋习在起作用,怕融入其他文化,自己做不了老大。

  二是继续满足一盘散沙的社群状态,表面看华人社群很庞大,往里看内部矛盾重重,不但中港台社群“老死不相往来”,就是北京人、上海人、东北人、河南人还要彼此较劲,没人去建设“加拿大华人”公约数下的华人共同平台,也没人去探讨“华人诉求”不但与“加拿大利益”冲突,更能带动加拿大朝新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制度是人建设起来,好的制度是人群透过互动,将人性中恶的东西加以约束,让好的东西能够彰显,但凡人性总是反复的,因此当外部条件出现的时候,制度被 “改造坏”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不参与制度改革讨论、不参加制度运作和建设,在社会中没有声音,那么被边缘化或遭遇“欺凌”的可能性大幅度存在,不然,民主制度中就不会有“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

  因此,华人要克服导致“一盘散沙”的思维盲点,承担起多元文化领导者的角色,不但进入主流,更要成为加拿大国家转型中的正面力量。(作者为知名时事评论员)


资讯标签: 陋习 海外华人